1. 比特幣突破24000美元,為有史以來最高
本週最大的焦點絕對是比特幣,在本週三歷史首次突破2萬美元並以驚人的速度持續上漲,在週六短暫突破24000美元,持續創下新高。

比特幣年初至今漲幅高達231%,有訂閱達克豹的會員應該知道我們對於比特幣抱持著長期持有的看法,甚至認為比特幣應該是個擁有兆元市值的資產。
比特幣是個泡沫嗎?相較於比特幣今年231%的漲幅,特斯拉今年漲幅更高達730%。

不同於2017年,今年比特幣的漲幅主要歸功於多家大型基金以及美國上市公司公開表示支持,美國億萬富翁對沖基金經理Paul Tudor Jones、橋水基金創始人Ray Dalio、管理2700億美元的Guggenheim Investments首席投資長Scott Miners,都表示對於比特幣長期看漲,其中Scott Miners更大膽認為比特幣一枚上看40萬美元。在美國上市公司方面,今年最出名的就是MicroStrategy (NASDQA:MSTR)於今年10月、以及11月分別購入總價值超過四億美元的比特幣,MicroStrategy執行長Michael Saylor更在12月融了6.5億美元的可轉換債來購買比特幣,美國著名的Fintech公司Square(NASDAQ:SQ)也在十月以總資產的1%購買5000萬美元等值的比特幣。
2. 瘋狂! 特斯拉單日交易兩億股
不久前才被納入標普500指數的特斯拉(NADAQ:TSLA)在本週五再度創下歷史新高,盤終收在695美元,值得關注的是,光是週五就交易了兩億股$TSLA,總交易市值超過1480億美元。

3. 史上最大泡沫?
美國股市在週四收盤在相當於GDP的185.4%,總市值高達39.2兆美元。
有了39.2兆美元你能夠購買3.1兆的美國債務、3.2兆美元的聯準會資產負債表、以及今年總價值2.6兆美元的M1貨幣供應。

4.聯準會允許大型銀行恢復購買庫藏股,銀行類股大漲
金融股是今年的重災板塊,主要是來自於降息導致的存放利差縮小,銀行的獲利大不如前。聯準會為了不讓銀行發生08年金融海嘯的慘狀,強行限制銀行股降低配息且不得以購買自家庫藏股,以降低銀行倒閉風險。
周五美國聯準會宣布全美33家大銀行全數通過第二輪壓力測試,因此將解除過去六個月的庫藏股禁令,明年第1季起可開始執行,但不論是配息或回購股票,回饋股東的金額仍不得超過過去一年的獲利。
盤後銀行股紛紛大漲,美國銀行上漲超過4%,花旗、大小摩皆上漲超過5%。

5.Intel厄運還未走完,傳微軟將生產自家晶片,Intel股價跌超6%
Intel今年真不好過,AMD持續在市場上擴大市佔率,蘋果自行研發ARM架構的M1晶片,最新消息傳出微軟開始研發用於雲端伺服器的ARM架構處理晶片,希望能降低對於Intel的依賴。
Intel不負期望,大跌一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