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Q2超級財報周分析- 科技類股
2020年Q2的美國持續受疫情影響,分析師皆預期企業營收將會受到大幅影響,尤其是Q2的經濟成長率可能會呈現歷史新低。
但本次財報公布後發現,其實各產業的差距極大。受疫情影響較深的為航空、觀光、零售相關的企業,但反觀科技類股因5G的持續發展和遠端工作需求暴增下,營收紛紛創下新高。尤其市場關注焦點FAANG尖牙股表現不俗,甚至Apple、Amazon的營收還創歷年新高,完全無懼疫情的影響。下半年將迎接傳統的Q3、Q4旺季,加上二波疫情的爆發疑慮,對各大企業來說可以說是機會與挑戰並存。
本次的達克豹超級財報周分析將以產業分類的方式為各位會員分析,本次文章長度較長,假設對此類型文章內容有興趣的朋友們,請幫我們點個讚,讚數若超過100的話我們會再為各位整理part 2喔!
Tesla(NASDAQ:TSLA)
本季財報關鍵數據:
(1) EPS (不含一次性項目):2.18美元vs.3美分
(2) 營收:60.4 億美元vs. 53.7 億美元
Tesla今年以來股價表現大漲,倍受市場矚目。尤其「鬼才」馬斯克大戰市場空軍的戲碼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股價大漲的主要兩股勢力,一為財報表現優於預期且營運方面也一掃之前量產、交車不順的陰霾,二則是市場的軋空。Tesla Q2財報延續上一季的好成績,電動車生產量與交付量也高於預期,獲利和營收均優於分析師預期,且為連續四季實現獲利。特斯拉表示,儘管因為疫情,產線中斷數次,但仍將向年度交付量50萬輛的目標邁進。這個消息激勵當天盤後股價大漲。
本季財報重點:
(1) 特斯拉首次達到連四季獲利,本季獲利更高達純益1.04 億美元(GAAP),符合納入S&P 500指數的最低標準,雖然分析師指出短期納入指數的機會不高。
(2) 在車輛交付部分,雖Model 3交付量年增3%,但Model S/X交付量年減約4成。但特斯拉表示其在德國和中國的超級工廠仍有望在2021年交付Model Y,另外,下一個美國超級工廠也確定將落腳德州並正積極籌備中。
(3) 除汽車部門營收為51.8億美元年減約4成,但在提供給對手車款碳排放額度(Regularoty Credits)的監管信貸部門營收為4.28億美元,為去年同期近三倍。
跟各位會員簡單說明一下碳排放額度。為了環保考量,國際間的環保章程皆有規範大型企業需控制本身產生的有害氣體和碳排放的額度,若超過將會面臨龐大的稅負。而像特斯拉這種綠色能源企業,本身的碳排放量低,所以將空出來的額度賣給別的企業來營利,這也是特斯拉可以獲利的關鍵。
未來展望:
雖然市場對於特斯拉的股價走勢持續抱有分歧的看法,但在特斯拉持續維持獲利和擴產的前提下,目前股價仍然上衝,且不少分析師仍持續看好特斯拉的後市。但特斯拉也持續是市場作空的熱門標的。空方理由為股價已過高,且特斯拉雖已市值超越豐田,但其生產車輛數仍遠不如豐田。雖然電動車已成功滲透市場,但電動車的競爭對手也越來越多,離真正主宰車市仍有一段距離。此外其另一主要事業,監管信貸的部分,也會因競爭對手相繼投入電動車生產,而使其營收成長備受考驗。但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漸漸形成和Apple一樣的品牌信仰,「品牌力」是否將會成為支撐Tesla長遠增長的動力,我們可持續觀察。
Microsoft(NASDAQ: MSFT)
本季財報關鍵數據:
(1) EPS:1.46美元vs.1.34美元
(2) 營收:380億美元vs.365億美元
本週微軟公布的Q2財報顯現,雖然防疫期間遠端工作需求量激增,令企業通訊軟體Teams帶來強勁成長,但自2014年執行長Nadella上任後,微軟主要業務之一的雲端業務成長趨緩,讓市場稍微失望,
本季財報重點:
(1) 這一季的財報中,微軟營收為380億美元,同比成長13%,超過華爾街預期的365億美元;淨營收達112億美元雖同比衰退約15%,但每股盈餘部分為1.46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1.34美元。在各大企業因疫情開始加速數位轉型、邁向數位化的時刻,微軟Azure雲端業務儘管較前一年成長47%,但這不僅低於外界49%的預估,更是有史以來最小的成長幅度,雖然主要對手Amazon的AWS Q2財報尚未公布因而無從比較,但市場反應失望,因此微軟股價在公布財報後拉回修正。
(2) 微軟未透露Azure實際的營收表現,不過在包含Azure、伺服器、雲端服務、企業服務在內的智慧雲端類別,營收較前一年成長17%達134億美元。但企業服務成長方面相對停滯且雲端服務增長趨緩,不符合投資人對於疫情影響下推升雲端需求趨勢的增長預期。對此,微軟財務長艾米.胡德(Amy Hood)表示,Azure的表現符合公司預期及承諾,她提到 「我對我們的當前表現非常樂觀,展望未來市場,我們將持續將重心放在資料中心的投資。」
(3) 而在包含Office、LinkedIn及Dynamics的「生產力及業務流程」營收則為11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約6%,但也低於外界預期的119億美元。《彭博社》指出,這是因為民眾轉向訂閱而非買斷,需要更多時間才能補回差距。而在疫情影響下,企業紛紛凍結招募,因此人資社群平台Linkedin的招募廣告收入銳減,營收成長僅剩10%,是過去幾年最低水準。LinkedIn也因頹靡的業務表現,前陣子宣佈裁員960人,要縮減約6%員工。
(4) 在包含Windows、Xbox及Surface的「更多個人運算」類別營收成長14%達129億美元,遠超外界預期的114.6億美元,也是營收最高的一次。
其中Xbox及遊戲相關項目,受益於防疫期間的大封鎖,導致宅經濟發酵,營收前所未有飆漲65%。今年5月,微軟才宣佈旗下熱門遊戲《Minecraft》銷售突破2億套,每月活躍玩家更達到1.26億人。但在Windows的銷售則略為趨緩,僅較去年成長9%;搜尋廣告更是嚴重衰退,疫情導致經濟停擺使得企業紛紛暫停廣告,較去年同期整整下滑18%,也是唯一衰退的業務類別。
未來展望:
總體而言,微軟本季財報因部分業務衰退,且本應受疫情影響而大幅成長的雲端業務表現卻差強人意,使得投資人感到失望。以中長期來看,華爾街分析師仍舊看好微軟接下來的表現,在雲端及遠端工作漸漸成為趨勢,未來其主力產品Azure及Office 365可望持續受益於這股浪潮。
Twitter(NASDAQ: TWTR)
本季財報關鍵數據:
(1) 可獲利每日活躍用戶 (mDAU):1.86億 vs.1.728億
(2) 營收:6.83億美元vs.7.07億美元
推特第二季財報,雖營收不如市場預期,但活躍用戶數年增34%,高於市場預期,激勵股價上漲。
本季財報重點:
(1) 推特在Q1及Q2皆因疫情所導致的全球廣告支出大幅下滑,使得3月最後三週的廣告營收下跌27%。但推特執行長Jack Dorsey表示Q2用戶數量及參與度皆有巨大的增長。mDAU增至1.86億,年增34%,且廣告需求相對於Q1有溫和復甦。各大公司也傾向以創意方式投入廣告,因此Twitter也對此完成廣告伺服器的更新,並表示之後於廣告業務能取得更快速的增長。
(2) 另外在資安方面,由於今年有遭駭客入侵的事件,執行長表示公司已迅速採取行動來解決,並施加了額外措施來提高網絡的安全並改善內部系統的安全性,此外,推特也正在與執法部門合作加強資安防護。
未來展望:
推特今年以來股價成長約15%,但較去年高點仍下跌19.43%。在疫情影響下,短期重要的廣告業務仍難恢復。在廣告營收年減23%情形下,用戶活躍數反而優於預期成長,且在資安加強情況下,未來的後市仍舊看好。
Apple(NASDAQ: AAPL)
本季財報關鍵數據:
(1) 稀釋後EPS:每股 2.58美元(年增18%)vs. 2.04美元
(2) 營收:597億美元vs.522.5億美元
蘋果7/31發布市場高度關注的Q2財報,營收年增11%至597億美元,締造歷年Q2歷史紀錄。每個部門和各地區營收都有所成長,反映防疫封鎖期間強勁的居家辦公和遠端學習需求,盤後股價彈升近6%。另外蘋果也宣布分拆股票,1股拆成4股,時間於8月底生效,以便觸及更多投資人。
另考量到疫情不確定性,延續上一季度未提供財測,另宣布原先預計秋季推出的iPhone 12 將比往年晚幾個禮拜。達克豹另外進一步分析各產品線表現。
本季財報重點:
(1) iPhone 營收:年增1.66%至264.18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223.7億美元成長
(2) Mac 營收:年增21.6%至70.79 億美元
(3) iPad 營收:年增31%至65.82 億美元
(4) 可穿戴設備、家用設備和配件營收 (含 AirPods、Apple Watch):年增 16.7%至64.5億美元
(5) 服務營收 (含 iCloud、Apple Music):年增 14.8% 至 131.56 億美元vs. 131.8 億美元
從上面數據可看出蘋果在往年較疲軟的第二季,業績持續強力爆發,為蘋果今年的獲利目標和未來成長性打下更堅實的基礎。除已引領風潮的可穿戴性裝置營收持續增長,iPhone表現也持續亮眼,甚至全球各地區營收也都呈現年增。另歪執行長Cook也指出表現低迷一段時間的iPad 和Mac在上季銷售也攀升,反映遠距辦公和遠距學習熱潮導致本季這兩款產品供不應求的狀況。
未來展望:
(1) 蘋果將發展自製的Apple Silicon晶片配置,在今年底推出功能更強的新電腦,不再使用Intel晶片。新電腦將改以安謀(ARM)的微處理器自製晶片來生產蘋果電腦,此為蘋果十年來之重大突破。
(2) 而蘋果5G手機的延後推出加上疫情後的服務營收的表現為接下來觀察重點,在本季各產品線大爆發後加上執行長Cook聲明在不確定的時間,此一季度的表現證明蘋果的產品在客戶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及蘋果不懈怠的追求創新,可預期蘋果仍可續坐穩全球市值第一寶座。
註:安謀(ARM)是日本軟體銀行(Softbank)旗下的半導體設計與架構公司,為全球矽智財(IP)的龍頭。
Amazon(NASDAQ: AMZN)
本季財報關鍵數據:
(1) 營收:889.1 億美元,年增 40%,優於 Refinitiv預期815.6億美元
(2) 稀釋後EPS: 10.30美元,遠高於Refinitiv預期的 1.46美元
(3) 淨利:52 億美元,遠優去年同期的 26 億美元
(4) 營運現金流為512 億美元,年增42%
(5) 防疫支出40億美元
本季財報重點:
疫情大贏家亞馬遜7/31公布Q2財報,由於疫情帶動線上購物和雲端需求快速增張,營收不僅實現40%年增率,獲利更創下新高,激勵當天盤後股價大漲。
進一步分析各業務別表現:
(1) AWS營收為108.1 億美元,年增 29%,低於Refinitiv 估計的109.5億美元。與Q1的33%年增率相比也有所放緩
(2) 北美銷售額 554.4 億美元,去年同期為 386.5 億美元
(3) 國際銷售額 226.7 億美元,去年同期為 163.7 億美元
(4) 訂閱服務60.2億美元,年增29%
(5) 其他部門 (廣告業務為主)為 42.2 億美元,年增 41%
總結來看AWS業務利潤最高,疫情期間幾乎未有任何負面影響。不過電子商務方面,儘管需求強勁,但疫情也帶來許多挑戰。大量的訂單加上防疫措施,導致實體物流延誤甚至斷鏈,亞馬遜引以為傲的限時送達服務一度破功,這對一直投入物流技術的亞馬遜來講相當罕見。不過執行長Bezos仍自豪的表示,這是個不尋常的時期,本季配送能力成長近160%,對全體員工感到驕傲。
雖然快速送貨服務的能量還趕不上需求,預期仍會有延遲,但亞馬遜將會尋求更大物流能量,提前達到預定目標,並因應目前的情勢,已面對11月購物季的挑戰,屆時,亞馬遜的庫存及倉儲勢必還要擴增。
另外,財務長Olsavsky也表示,消費者需求不斷攀升,尤其是Prime會員。Amazon Q2因為疫情封鎖,令許多消費者湧入平台採購消費品和雜貨。儘管這些商品對公司來說並不是「超高利潤」的產品,但這與年底的感恩節與聖誕節購物旺季比起來,理當銷售額相對疲軟的第二季反而已動用到2021年才需要的配送中心,來滿足過多的訂單需求。因此,亞馬遜表示到Q3、Q4時可能無法會暫時無法支應龐大的訂單。
未來展望:
本季在支出40億美元的防疫支出後,營運收入仍快速增長,整體業績確實十分亮眼。不過Amazon也宣布下季仍舊需要加碼約20億元的防疫支出。但在進入傳統Q3、Q4旺季且疫情持續帶動電商需求下,Amazon的營收增長持續受到投資人期待。另一方面AWS本季增長並不如預期,在面臨Azure的追趕下,接下來的表現也備受市場關注。
Facebook(FB)
本季財報關鍵數據:
(1) EPS:1.80美元優於1.39美元Refinitiv預期
(2) 營收:187億美元優於174 億美元Refinitiv預期
(3) 每日活躍用戶數 (DAU):17.9 億人優於市場預期17 億人
(4) 每月活躍用戶數 (MAU):27 億人優於市場預期26 億人
(5) 每位用戶營收均值 (ARPU):7.05美元優於市場預期6.76美元
臉書Q2財報於營收方面超越分析師預期不少,並且成功從今年深受疫情影響而大幅下滑的廣告業務中東山再起。臉書表示,即便遭遇廣告商抵制,7 月前三周的廣告營收仍維持和第2季相同成長率且第3季營收預估成長10%,盤後股價大漲。
本季財報重點:
(1) 臉書表示每月約有31億人使用至少下列一款產品,例如Instagram、Facebook或WhatsApp,且市場普遍認為Instagram是幫助臉書度過疫情衝擊的重要角色。本季可看出身為Facebook主力客群的中小型業者,幾乎沒有除了Facebook、Instagram等社群平台以外的曝光管道,因此暫時失去的廣告費用營收,終究回到了社群巨頭臉書身上。
(2) 臉書預期第3季營收成長約 10%,優於分析師所估的 7.9%。
(3) 臉書表示,最新營收預期已經把經濟波動、廣告商抵制、法規監管納入考量。臉書預料未來營運將面臨更高的挑戰性,例如新制定的「加州消費者隱私法」,意味著法規監管趨於嚴格,而且蘋果iOS 14作業系統將限制各種 app 追蹤用戶,這也將打擊這項過去讓臉書得以針對不同用戶投放廣告的重要媒介。
未來展望:
Q2最大的挑戰是來自廣告商的抵制,包括Verizon、可口可樂在內的廣告商從7月起陸續暫停在臉書投放廣告,以表達對臉書處置有害內容和假訊息的不滿。但儘管如此,由於臉書仍是觸及廣大用戶的平台,加上防疫封鎖期間使用量攀升,顯然讓這家社群龍頭在經濟低迷時期,擁有比同業更強的韌性和彈性。但臉書也預期在疫情過後隨世界各地逐漸趨緩、解封,活躍用戶數未來可能會有所下降,這也是疫情後可關注的焦點。另外臉書在和三大唱片公司合作下,可否跳脫文字平台的腳色往影音平台邁進,也是接下來臉書是否能再創高峰的關鍵。
Alphabet(NASDAQ: GOOG)
本季財報關鍵數據:
(1) 稀釋後EPS:10.13美元(non-GAAP)優於Refinitiv預期8.21美元
(2) 營收:383億美元(年減2%)優於Refinitiv預期373.7億美元
(3) 純益 :69.6億美元
本季財報重點:
(1) Google母公司Alphabet公布Q2財報,獲利優於預期,但營收卻是公司史上首次下滑,反映疫情讓經濟成長放緩,廣告商撤回支出導致營收下降,盤後股價小漲。且財務長表示,搜尋營收在第二季後半開始回升,且廣告商開始提高搜尋支出,但在疫情影響下,並不能確定此趨勢能否持續。
(2) Alphabet今年已經凍結招募且將自家行銷支出砍半,但對於新興業務例如雲端運算和人工智慧 (AI) 以及 YouTube 和線上購物,Alphabet仍舊相當有自信。
其他部門營收:
(1) YouTube 廣告營收:38.1 億美元
(2) Google Cloud 營收:30.1 億美元
以上可看出影音平台仍舊持續增張,但雲端業務部分仍舊處在初期增長階段,因此營收雖年增,但未來仍須持續面對AWS及Azure的挑戰。不過仍可持續關注在疫情影響下企業紛紛佈署雲端的狀況,Google可藉這一波增加市占綠,目前亞馬遜AWS以31%的營收市占率位居龍頭,其次是微軟Azure的20%,Google Cloud以6%名列第三。
未來展望:
廣告收入仍舊是Google重要的收入來源,未來是否會持續因疫情影響廣告收入仍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另外雲端事業的增長也是接下來Google營收要繼續成長的另一關鍵。
本次的財報週整理告一段落,假設您想再看part 2的話,請幫我們按個讚喔!
另外,達克🐆在美東時間8/3購入五檔股票,欲解鎖達克豹精選項目,請升級成為我們尊榮會員。
*投資股票有風險,達克豹的財經文章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應以本身風險承受度和財務狀況為之。
請點擊轉跳付費頁面
美股Q2超級財報周分析- 科技類股
2020年Q2的美國持續受疫情影響,分析師皆預期企業營收將會受到大幅影響,尤其是Q2的經濟成長率可能會呈現歷史新低。
但本次財報公布後發現,其實各產業的差距極大。受疫情影響較深的為航空、觀光、零售相關的企業,但反觀科技類股因5G的持續發展和遠端工作需求暴增下,營收紛紛創下新高。尤其市場關注焦點FAANG尖牙股表現不俗,甚至Apple、Amazon的營收還創歷年新高,完全無懼疫情的影響。下半年將迎接傳統的Q3、Q4旺季,加上二波疫情的爆發疑慮,對各大企業來說可以說是機會與挑戰並存。
本次的達克豹超級財報周分析將以產業分類的方式為各位會員分析,本次文章長度較長,假設對此類型文章內容有興趣的朋友們,請幫我們點個讚,讚數若超過100的話我們會再為各位整理part 2喔!
Tesla(NASDAQ:TSLA)
本季財報關鍵數據:
(1) EPS (不含一次性項目):2.18美元vs.3美分
(2) 營收:60.4 億美元vs. 53.7 億美元
Tesla今年以來股價表現大漲,倍受市場矚目。尤其「鬼才」馬斯克大戰市場空軍的戲碼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股價大漲的主要兩股勢力,一為財報表現優於預期且營運方面也一掃之前量產、交車不順的陰霾,二則是市場的軋空。Tesla Q2財報延續上一季的好成績,電動車生產量與交付量也高於預期,獲利和營收均優於分析師預期,且為連續四季實現獲利。特斯拉表示,儘管因為疫情,產線中斷數次,但仍將向年度交付量50萬輛的目標邁進。這個消息激勵當天盤後股價大漲。
本季財報重點:
(1) 特斯拉首次達到連四季獲利,本季獲利更高達純益1.04 億美元(GAAP),符合納入S&P 500指數的最低標準,雖然分析師指出短期納入指數的機會不高。
(2) 在車輛交付部分,雖Model 3交付量年增3%,但Model S/X交付量年減約4成。但特斯拉表示其在德國和中國的超級工廠仍有望在2021年交付Model Y,另外,下一個美國超級工廠也確定將落腳德州並正積極籌備中。
(3) 除汽車部門營收為51.8億美元年減約4成,但在提供給對手車款碳排放額度(Regularoty Credits)的監管信貸部門營收為4.28億美元,為去年同期近三倍。
跟各位會員簡單說明一下碳排放額度。為了環保考量,國際間的環保章程皆有規範大型企業需控制本身產生的有害氣體和碳排放的額度,若超過將會面臨龐大的稅負。而像特斯拉這種綠色能源企業,本身的碳排放量低,所以將空出來的額度賣給別的企業來營利,這也是特斯拉可以獲利的關鍵。
未來展望:
雖然市場對於特斯拉的股價走勢持續抱有分歧的看法,但在特斯拉持續維持獲利和擴產的前提下,目前股價仍然上衝,且不少分析師仍持續看好特斯拉的後市。但特斯拉也持續是市場作空的熱門標的。空方理由為股價已過高,且特斯拉雖已市值超越豐田,但其生產車輛數仍遠不如豐田。雖然電動車已成功滲透市場,但電動車的競爭對手也越來越多,離真正主宰車市仍有一段距離。此外其另一主要事業,監管信貸的部分,也會因競爭對手相繼投入電動車生產,而使其營收成長備受考驗。但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漸漸形成和Apple一樣的品牌信仰,「品牌力」是否將會成為支撐Tesla長遠增長的動力,我們可持續觀察。
Microsoft(NASDAQ: MSFT)
本季財報關鍵數據:
(1) EPS:1.46美元vs.1.34美元
(2) 營收:380億美元vs.365億美元
本週微軟公布的Q2財報顯現,雖然防疫期間遠端工作需求量激增,令企業通訊軟體Teams帶來強勁成長,但自2014年執行長Nadella上任後,微軟主要業務之一的雲端業務成長趨緩,讓市場稍微失望,
本季財報重點:
(1) 這一季的財報中,微軟營收為380億美元,同比成長13%,超過華爾街預期的365億美元;淨營收達112億美元雖同比衰退約15%,但每股盈餘部分為1.46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1.34美元。在各大企業因疫情開始加速數位轉型、邁向數位化的時刻,微軟Azure雲端業務儘管較前一年成長47%,但這不僅低於外界49%的預估,更是有史以來最小的成長幅度,雖然主要對手Amazon的AWS Q2財報尚未公布因而無從比較,但市場反應失望,因此微軟股價在公布財報後拉回修正。
(2) 微軟未透露Azure實際的營收表現,不過在包含Azure、伺服器、雲端服務、企業服務在內的智慧雲端類別,營收較前一年成長17%達134億美元。但企業服務成長方面相對停滯且雲端服務增長趨緩,不符合投資人對於疫情影響下推升雲端需求趨勢的增長預期。對此,微軟財務長艾米.胡德(Amy Hood)表示,Azure的表現符合公司預期及承諾,她提到 「我對我們的當前表現非常樂觀,展望未來市場,我們將持續將重心放在資料中心的投資。」
(3) 而在包含Office、LinkedIn及Dynamics的「生產力及業務流程」營收則為11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約6%,但也低於外界預期的119億美元。《彭博社》指出,這是因為民眾轉向訂閱而非買斷,需要更多時間才能補回差距。而在疫情影響下,企業紛紛凍結招募,因此人資社群平台Linkedin的招募廣告收入銳減,營收成長僅剩10%,是過去幾年最低水準。LinkedIn也因頹靡的業務表現,前陣子宣佈裁員960人,要縮減約6%員工。
(4) 在包含Windows、Xbox及Surface的「更多個人運算」類別營收成長14%達129億美元,遠超外界預期的114.6億美元,也是營收最高的一次。
其中Xbox及遊戲相關項目,受益於防疫期間的大封鎖,導致宅經濟發酵,營收前所未有飆漲65%。今年5月,微軟才宣佈旗下熱門遊戲《Minecraft》銷售突破2億套,每月活躍玩家更達到1.26億人。但在Windows的銷售則略為趨緩,僅較去年成長9%;搜尋廣告更是嚴重衰退,疫情導致經濟停擺使得企業紛紛暫停廣告,較去年同期整整下滑18%,也是唯一衰退的業務類別。
未來展望:
總體而言,微軟本季財報因部分業務衰退,且本應受疫情影響而大幅成長的雲端業務表現卻差強人意,使得投資人感到失望。以中長期來看,華爾街分析師仍舊看好微軟接下來的表現,在雲端及遠端工作漸漸成為趨勢,未來其主力產品Azure及Office 365可望持續受益於這股浪潮。
Twitter(NASDAQ: TWTR)
本季財報關鍵數據:
(1) 可獲利每日活躍用戶 (mDAU):1.86億 vs.1.728億
(2) 營收:6.83億美元vs.7.07億美元
推特第二季財報,雖營收不如市場預期,但活躍用戶數年增34%,高於市場預期,激勵股價上漲。
本季財報重點:
(1) 推特在Q1及Q2皆因疫情所導致的全球廣告支出大幅下滑,使得3月最後三週的廣告營收下跌27%。但推特執行長Jack Dorsey表示Q2用戶數量及參與度皆有巨大的增長。mDAU增至1.86億,年增34%,且廣告需求相對於Q1有溫和復甦。各大公司也傾向以創意方式投入廣告,因此Twitter也對此完成廣告伺服器的更新,並表示之後於廣告業務能取得更快速的增長。
(2) 另外在資安方面,由於今年有遭駭客入侵的事件,執行長表示公司已迅速採取行動來解決,並施加了額外措施來提高網絡的安全並改善內部系統的安全性,此外,推特也正在與執法部門合作加強資安防護。
未來展望:
推特今年以來股價成長約15%,但較去年高點仍下跌19.43%。在疫情影響下,短期重要的廣告業務仍難恢復。在廣告營收年減23%情形下,用戶活躍數反而優於預期成長,且在資安加強情況下,未來的後市仍舊看好。
Apple(NASDAQ: AAPL)
本季財報關鍵數據:
(1) 稀釋後EPS:每股 2.58美元(年增18%)vs. 2.04美元
(2) 營收:597億美元vs.522.5億美元
蘋果7/31發布市場高度關注的Q2財報,營收年增11%至597億美元,締造歷年Q2歷史紀錄。每個部門和各地區營收都有所成長,反映防疫封鎖期間強勁的居家辦公和遠端學習需求,盤後股價彈升近6%。另外蘋果也宣布分拆股票,1股拆成4股,時間於8月底生效,以便觸及更多投資人。
另考量到疫情不確定性,延續上一季度未提供財測,另宣布原先預計秋季推出的iPhone 12 將比往年晚幾個禮拜。達克豹另外進一步分析各產品線表現。
本季財報重點:
(1) iPhone 營收:年增1.66%至264.18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223.7億美元成長
(2) Mac 營收:年增21.6%至70.79 億美元
(3) iPad 營收:年增31%至65.82 億美元
(4) 可穿戴設備、家用設備和配件營收 (含 AirPods、Apple Watch):年增 16.7%至64.5億美元
(5) 服務營收 (含 iCloud、Apple Music):年增 14.8% 至 131.56 億美元vs. 131.8 億美元
從上面數據可看出蘋果在往年較疲軟的第二季,業績持續強力爆發,為蘋果今年的獲利目標和未來成長性打下更堅實的基礎。除已引領風潮的可穿戴性裝置營收持續增長,iPhone表現也持續亮眼,甚至全球各地區營收也都呈現年增。另歪執行長Cook也指出表現低迷一段時間的iPad 和Mac在上季銷售也攀升,反映遠距辦公和遠距學習熱潮導致本季這兩款產品供不應求的狀況。
未來展望:
(1) 蘋果將發展自製的Apple Silicon晶片配置,在今年底推出功能更強的新電腦,不再使用Intel晶片。新電腦將改以安謀(ARM)的微處理器自製晶片來生產蘋果電腦,此為蘋果十年來之重大突破。
(2) 而蘋果5G手機的延後推出加上疫情後的服務營收的表現為接下來觀察重點,在本季各產品線大爆發後加上執行長Cook聲明在不確定的時間,此一季度的表現證明蘋果的產品在客戶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及蘋果不懈怠的追求創新,可預期蘋果仍可續坐穩全球市值第一寶座。
註:安謀(ARM)是日本軟體銀行(Softbank)旗下的半導體設計與架構公司,為全球矽智財(IP)的龍頭。
Amazon(NASDAQ: AMZN)
本季財報關鍵數據:
(1) 營收:889.1 億美元,年增 40%,優於 Refinitiv預期815.6億美元
(2) 稀釋後EPS: 10.30美元,遠高於Refinitiv預期的 1.46美元
(3) 淨利:52 億美元,遠優去年同期的 26 億美元
(4) 營運現金流為512 億美元,年增42%
(5) 防疫支出40億美元
本季財報重點:
疫情大贏家亞馬遜7/31公布Q2財報,由於疫情帶動線上購物和雲端需求快速增張,營收不僅實現40%年增率,獲利更創下新高,激勵當天盤後股價大漲。
進一步分析各業務別表現:
(1) AWS營收為108.1 億美元,年增 29%,低於Refinitiv 估計的109.5億美元。與Q1的33%年增率相比也有所放緩
(2) 北美銷售額 554.4 億美元,去年同期為 386.5 億美元
(3) 國際銷售額 226.7 億美元,去年同期為 163.7 億美元
(4) 訂閱服務60.2億美元,年增29%
(5) 其他部門 (廣告業務為主)為 42.2 億美元,年增 41%
總結來看AWS業務利潤最高,疫情期間幾乎未有任何負面影響。不過電子商務方面,儘管需求強勁,但疫情也帶來許多挑戰。大量的訂單加上防疫措施,導致實體物流延誤甚至斷鏈,亞馬遜引以為傲的限時送達服務一度破功,這對一直投入物流技術的亞馬遜來講相當罕見。不過執行長Bezos仍自豪的表示,這是個不尋常的時期,本季配送能力成長近160%,對全體員工感到驕傲。
雖然快速送貨服務的能量還趕不上需求,預期仍會有延遲,但亞馬遜將會尋求更大物流能量,提前達到預定目標,並因應目前的情勢,已面對11月購物季的挑戰,屆時,亞馬遜的庫存及倉儲勢必還要擴增。
另外,財務長Olsavsky也表示,消費者需求不斷攀升,尤其是Prime會員。Amazon Q2因為疫情封鎖,令許多消費者湧入平台採購消費品和雜貨。儘管這些商品對公司來說並不是「超高利潤」的產品,但這與年底的感恩節與聖誕節購物旺季比起來,理當銷售額相對疲軟的第二季反而已動用到2021年才需要的配送中心,來滿足過多的訂單需求。因此,亞馬遜表示到Q3、Q4時可能無法會暫時無法支應龐大的訂單。
未來展望:
本季在支出40億美元的防疫支出後,營運收入仍快速增長,整體業績確實十分亮眼。不過Amazon也宣布下季仍舊需要加碼約20億元的防疫支出。但在進入傳統Q3、Q4旺季且疫情持續帶動電商需求下,Amazon的營收增長持續受到投資人期待。另一方面AWS本季增長並不如預期,在面臨Azure的追趕下,接下來的表現也備受市場關注。
Facebook(FB)
本季財報關鍵數據:
(1) EPS:1.80美元優於1.39美元Refinitiv預期
(2) 營收:187億美元優於174 億美元Refinitiv預期
(3) 每日活躍用戶數 (DAU):17.9 億人優於市場預期17 億人
(4) 每月活躍用戶數 (MAU):27 億人優於市場預期26 億人
(5) 每位用戶營收均值 (ARPU):7.05美元優於市場預期6.76美元
臉書Q2財報於營收方面超越分析師預期不少,並且成功從今年深受疫情影響而大幅下滑的廣告業務中東山再起。臉書表示,即便遭遇廣告商抵制,7 月前三周的廣告營收仍維持和第2季相同成長率且第3季營收預估成長10%,盤後股價大漲。
本季財報重點:
(1) 臉書表示每月約有31億人使用至少下列一款產品,例如Instagram、Facebook或WhatsApp,且市場普遍認為Instagram是幫助臉書度過疫情衝擊的重要角色。本季可看出身為Facebook主力客群的中小型業者,幾乎沒有除了Facebook、Instagram等社群平台以外的曝光管道,因此暫時失去的廣告費用營收,終究回到了社群巨頭臉書身上。
(2) 臉書預期第3季營收成長約 10%,優於分析師所估的 7.9%。
(3) 臉書表示,最新營收預期已經把經濟波動、廣告商抵制、法規監管納入考量。臉書預料未來營運將面臨更高的挑戰性,例如新制定的「加州消費者隱私法」,意味著法規監管趨於嚴格,而且蘋果iOS 14作業系統將限制各種 app 追蹤用戶,這也將打擊這項過去讓臉書得以針對不同用戶投放廣告的重要媒介。
未來展望:
Q2最大的挑戰是來自廣告商的抵制,包括Verizon、可口可樂在內的廣告商從7月起陸續暫停在臉書投放廣告,以表達對臉書處置有害內容和假訊息的不滿。但儘管如此,由於臉書仍是觸及廣大用戶的平台,加上防疫封鎖期間使用量攀升,顯然讓這家社群龍頭在經濟低迷時期,擁有比同業更強的韌性和彈性。但臉書也預期在疫情過後隨世界各地逐漸趨緩、解封,活躍用戶數未來可能會有所下降,這也是疫情後可關注的焦點。另外臉書在和三大唱片公司合作下,可否跳脫文字平台的腳色往影音平台邁進,也是接下來臉書是否能再創高峰的關鍵。
Alphabet(NASDAQ: GOOG)
本季財報關鍵數據:
(1) 稀釋後EPS:10.13美元(non-GAAP)優於Refinitiv預期8.21美元
(2) 營收:383億美元(年減2%)優於Refinitiv預期373.7億美元
(3) 純益 :69.6億美元
本季財報重點:
(1) Google母公司Alphabet公布Q2財報,獲利優於預期,但營收卻是公司史上首次下滑,反映疫情讓經濟成長放緩,廣告商撤回支出導致營收下降,盤後股價小漲。且財務長表示,搜尋營收在第二季後半開始回升,且廣告商開始提高搜尋支出,但在疫情影響下,並不能確定此趨勢能否持續。
(2) Alphabet今年已經凍結招募且將自家行銷支出砍半,但對於新興業務例如雲端運算和人工智慧 (AI) 以及 YouTube 和線上購物,Alphabet仍舊相當有自信。
其他部門營收:
(1) YouTube 廣告營收:38.1 億美元
(2) Google Cloud 營收:30.1 億美元
以上可看出影音平台仍舊持續增張,但雲端業務部分仍舊處在初期增長階段,因此營收雖年增,但未來仍須持續面對AWS及Azure的挑戰。不過仍可持續關注在疫情影響下企業紛紛佈署雲端的狀況,Google可藉這一波增加市占綠,目前亞馬遜AWS以31%的營收市占率位居龍頭,其次是微軟Azure的20%,Google Cloud以6%名列第三。
未來展望:
廣告收入仍舊是Google重要的收入來源,未來是否會持續因疫情影響廣告收入仍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另外雲端事業的增長也是接下來Google營收要繼續成長的另一關鍵。
本次的財報週整理告一段落,假設您想再看part 2的話,請幫我們按個讚喔!
另外,達克🐆在美東時間8/3購入五檔股票,欲解鎖達克豹精選項目,請升級成為我們尊榮會員。
*投資股票有風險,達克豹的財經文章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應以本身風險承受度和財務狀況為之。
請點擊轉跳付費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