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說:"股市又回到了冠狀病毒危機發生前幾個月的位置,真是太神奇了!!!"
然而,"股市"是個集合體,股市的基礎價值是市場上所有股票的價值集合。
我們還可以將這些個股按照不同的標準進行分組,也就是一般看到的"指數",它可以告訴我們市場上各個板塊的整體表現如何。
而這就是我今天要講的內容,因為我們在看美國股市的各個主要指數時,有一些有趣的分析值得我們深思。
作為美國科技股最集中的主要指數,納斯達克指數確實回到了年初的位置。
標準普爾500指數、道瓊工業平均指數都比年初下跌了10%,這使得它們大約回到了2019年的最後半個月裡的水平。
但要密切注意羅素2000指數,它是美國中、小型股的市值指標。
請注意,蘋果、微軟、谷歌、Facebook和亞馬遜約佔標普500指數的20%、納斯達克指數的40%(蘋果和微軟佔道瓊工業平均指數的近15%)。但它們都不是羅素2000指數的一部分,也不屬於道瓊工業平均指數。
總之,羅素2000指數又回到了......六年前的位置。

自從主要股市指數在2月下旬見頂以來(雖然羅素2000的歷史最高點實際上是在2018年),
羅素2000指數已經回吐了六年的漲幅。
但羅素2000指數在觸頂時的漲幅並沒有其他指數那麼大,自2014年6月以來,羅素2000指數只上漲了約40%,而標普500指數和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一起上漲了80%,納斯達克指數上漲了160%--從而達今年二月的高點。
讓我們再看一次上圖,可以清楚地看到,進入“股票市場”並沒有聽上去那麼簡單。你可能投資於錯誤的類別,並在多年內表現不佳,這就是小型股一直在做的事情。而股市系統顯然更加偏向為大公司所設計,因為政府在這場冠狀病毒危機中,向大公司拋出了數萬億美元的資金,而這些大公司在這場冠狀病毒危機中首先發行債務,以確保他們有盡可能多的現金來度過這場危機。迪士尼公司才剛發行了110億美元的自有債券。但那些需要現金生存的小型上市公司,由於不符合美聯儲福利計劃的資格,可能會繼續受到擠壓。
政府正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積極地挑選贏家,恣意地分配了數萬億的資本,小規模公司正不斷被擠出市場,現在它們只希望自己能夠獲得基礎資本生存下去,而規模更大的競爭對手則在銀行賬戶上獲得政府的慷慨援助。
那這一切對我們的定位有什麼影響呢?
如果不是因為政府的政策對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影響太大,我可能會以為小型股指數已經超跌了。但就是因政府政策對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影響太大,我認為小型股整體上會繼續跑輸大型股。
所以,現階段想押注「下一個」谷歌或臉書的朋友,務必謹慎選擇,市場環境正不斷向大公司靠攏!